
孙可予
来自江苏南京 传媒人艺考25届学员 在江苏省传媒专业省统中 播音与主持第75名
详细介绍
这里记录着每一位传媒人学子的艺考故事,不一定是最感人的,但一定是真实的....
PART 01
传媒人学员介绍
PART 02
南京有个"小康辉"
记者:我听说孙可予有一个外号叫“低音炮”
李老师:其实从这个外号就可以判断出,的确孙可予有极具天赋的一个声音,我也跟他聊过,他说变声之后呢,他就是这样的声音,只是之前他并不懂,后来是有人告诉他说:“孙可予啊,你的声音特别像小康辉一样。”他才知道原来自己有这样的天赋,这也是他考虑学习播音主持的一个主要的原因。
记者:李老师,你觉得这个外号或者说他的天赋,对于他的学习是一个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?
李老师:我觉得正反面都是有的,你具备这样的声音天赋,这是学播音主持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,那我觉得他学的就会比别人快,同时呢,可能自信心也会比别人强。
其实也是有负面的,因为他的声音,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期待是非常非常高的,我知道他的心理压力非常大。声音条件好的确利于学习播音主持,这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科目,他不仅需要声音,还需要知识内涵、流畅度、自信啊、包括情感等等,甚至还有一些肢体语言来配合,所以并没有那么轻松。
PART 03
付出终将会收获
记者:我听别人说李老师今年对孙可予的付出是非常多的,那你不怕孩子们说你偏心吗?
李老师:没错,在今年省统考期间呢,我是一直在给孙可予补课的。从我工作来的角度来讲,我真的挺麻烦。因为大家都知道我是在电台做主持工作的,我每天8:00才能结束台里工作,要想给孩子补课就必须八点结束后赶去学校,从时间和路程上来说是挺折腾的。但是呢,也不存在偏心,孩子是主动要求来补课的,从我的想法来讲,我觉得孩子也没有必要去补课,因为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都是够用的。我为什么会答应给他补课,因为我看出来了孩子内心的压力,所以我想要付出更多的一些努力,因为我特别害怕他失望。
你知道在学校里大家都喊他什么吗?小康辉,其实我心里知道没有那么容易,所以当孩子提出要这个在学习之外去补课的时候我就同意了。那一个月我基本就没回过家,我自己的孩子也因此跟我闹别扭,但是我想他会理解妈妈,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记者:你对孙可宇的分数满意吗?
李老师:应该这么说,我对每一个努力的孩子的是满意的,所以孙可予我一定是满意的。
就拿省统考分数来说,他考了第75名,他自己不满意,我非常满意,我觉得很不容易,孩子早上四点起床化妆,你说一点不影响状态么?几千人考到75真的非常好。
第二呢,我们也闯进了中传的三试,我还专门陪他去了北京考试。
PART 04
李老师带考中传的感悟
记者:李老师,能不能说一说陪孙可予去中传考试的感想。
李老师:陪伴孩子去中传真的很值得,你知道吗?虽然我们是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子,但是面对激烈的考试时真的还跟小宝宝一样,在进考场的时候,就是进那个中传的大门的时候不是要验证那个准考证么,一个准考证可以跟随一位大人,他把这个资格留给我了,给我安排的明明白白,还紧紧的盯着我,让我跟上他,恐怕我进不去考场。真的是又可爱又感动。
当时还有一个小细节,就是在集合的过程中应该是三组学生排队,我们孙可予和小倌倌站在一排,当时其他孩子表现得比较轻松,会互相交流下,就孙可予和倌倌我怎么看他们,都无法对视,孩子都在专注的背稿子,在做演习,真的太不容易了,所以当他们走进考场那一刻,我真的忍不住了就哭了。
我是一个外表来看情感很平淡的一位老师,但其实内心世界很丰富,也特别易感动。可能也是因为感动吧,看着孩子一路走来不易,我送给孩子两次大大的拥抱。
第1,是省统考结束出来,第二次就是从中传考完出来。这个拥抱,代表对他的感谢,感谢孩子的信任
第2,就是对孩子的一个认可,对专业的热情、执着、敬畏让我看了未来会有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媒体人的身影。我真的特别讨厌学着自己的专业还骂自己专业的人,我觉得你不爱他,专业自然不爱你,那孙可予,毋庸置疑,非常爱自己的专业。
第3,是想让他知道拥抱的温暖,告诉他,他的老师,他的爸爸妈妈始终在背后支持着他。特别想提到孙可予的爸爸妈妈,当时在为他选择这个专业之前,爸爸妈妈跟我进行了将近三次的交流,充分的对这个专业的学习方式、录取方式做了了解。在去年省统考走完整个流程之后,爸爸妈妈再次来到学校,询问录取的方式,为孩子建立目标。整个集训的过程中,妈妈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来给孩子送饭。
其实我觉得孩子的成长真的是离不开爸爸妈妈的陪伴、支持和托举。既然是孩子总会在他的学习生活当中遇到困难,遇到坎坷。或者他当前正处于叛逆期,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,但我相信只要爸爸妈妈别放弃,拼命的去托举孩子,当他走出这段阴霾的时候,当他回忆起爸妈给他的力量时,他依然会绽放精彩。
孙可予,你是可以靠声音吃饭的请相信自己!
PART 05
可予心中的传媒人
从去年2月份到如今,不知不觉来到传媒人,认识大家已经整整一年了。艺考对我来说早已不是升学的捷径,而是成长。艺考之路真的改变了我很多:从一开始的冷漠到现在和大家打成一片;从一开始即评会不了一点,到后来哪道题就能说;从一开始声音闷在里面,到如今完全放开…
我想这背后离不开传媒人每一位老师的支持。周老师磁性的声音,吴老师高超的新闻技巧,萌老师信手拈来的即评,李妈的温柔与体贴。传媒人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,耐心与有求必应让我印象深刻。李妈还会时不时犒赏大家,每次上课都是累并快乐着。
艺考之路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勇气、意志、梦想与友谊。播音涵养了我的情操,细腻了我的情感,而这一次去北京参加中传三试更锻炼了我的自主能力。能走到这一步,我要感谢所有老师,是你们的每一个微笑、每一次鼓励、每一个拥抱,汇聚着磅礴的力量,将我推向远方。
也许是缘分让我选择了播音,让我们认识了彼此。最后,愿我能怀揣着这份美好的记忆向未来迈进,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PART 06
各专业老师对可予的评价
吴老师:
容貌算不上俊美,但英气十足;
身姿算不上魁梧,但气宇轩昂;
声音浑厚,情感丰沛;
逻辑缜密,常有巧思;
雏鸟初展翅,破茧终成蝶。
萌老师:
见到这小孩的时候,就在想这孩子眼睛也太小了,这上镜可咋办啊。腿形还有一点点o型腿。等他张嘴说话,一下就让我眼前一亮,暑期集训结束让我记住了这个嘴巴太紧,但是声音有厚度的小孩。
统考集训的时候,是sky 进步大的时候,从一开始即评没有叙述感、交流感、深度思考到交流时眼里有光、思考更深。他的学习秘诀不仅有我们老师的付出,也有自己的刻苦努力,相信校考结束后sky 一定会满载而归,6月我在机构等你回来,给你填志愿
周老师:初见孙可予时,他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戴着耳机,沉默不语,和其他同学形成了鲜明对比。我当时就想,这小孩儿咋那么沉闷。但当孙可予一亮嗓的时候,我便被他的声音深深吸引。的确,这是一副好嗓子,不少人还笑称他是“小康辉”。不过我在小孙的身上看不到什么自豪与骄傲,更多的是努力与坚持。他会为细节把握懊恼,为气息调动烦心,为表情控制郁闷,这是很多艺考生身上不具备的素质。所幸,努力终有回报,他的优异分数的背后是每一个日夜的拼搏。最后,非常感谢孙可予的信任,选择在艺考这条路上相信传媒人,相信周老师。也感谢小暖男曾经送给周老师的歌,希望未来歌声响起时,咱们都能回忆起那段青葱岁月。